二姝夢 第五章

作為一名能干而處事周詳的女性,Tiara把所獲得的資料閱讀和消化之後便整理出一套「皇後方案」。

她首先分析拿破侖︰「誕生于一七六九年,地點是料西嘉,該處是一個被法國兼並的獨立小島。十歲入讀布里安的法國軍校,因著一口意大利口音的法文而屢遭取笑。自小沉靜、認真、著重思考、不合群、競爭性強卻富領導才能。拿破侖的名字意謂‘荒野雄師’,而他亦不負眾人的期望,在二十六歲那年因鎮壓巴黎暴徒立下大功,成為法國國內軍總司令官。翌年與約瑟芬結婚,之後征戰頻繁,屢建奇功。一七九九年被法國議會宣布他為法蘭西共和國終身執政者,再于一八○四年由公民投票決議他為法蘭西共和國的全民皇帝。在野心勃勃的侵佔下,拿破侖使法國成為全歐洲版圖最強大的國家。一八○九年與約瑟芬離婚,一八一○年迎娶奧地利公主為皇後。一八一二年大舉入侵俄國,元氣大傷。一八一四年被迫簽下讓位書,離開法國前往地中海的厄關巴島軟禁,同年約瑟芬在法國逝世。一八一五年返回法國發動政變,然而失敗,最後被軟禁于聖赫勒娜小島,一八一二年在該島逝世,享年五十二歲。」

「明顯地,拿破侖是軍事奇才,而且博學多才,年少得志,成就來得早,要風得風,野心鼎盛,是一個不會滿足的人。不重視享樂,但重視榮譽、成就、權力。不屈不撓,以當上世界最偉大的統治者為目標。」

Tiara寫下她對拿破侖的感想,她覺得滿不錯啊,有野心又實現得到的男人,都是曠世英雄。

「嗯,英雄……很棒呢!」Tiara一邊喝看咖啡一邊呢喃。「雖然身高只有五尺六寸,但長相不賴啊,圓大的眼楮正氣富神采,鼻子高高,臉形也討好……人無完美,他欠缺的只是軒昂的身高。這方面!我受得住。」

想起之前兩次的戀愛經驗,對方都是高大英俊類型,卻叫她那麼不滿意,外型滿分的男人,早己不是她那杯茶了。當然,如果拿破侖有Mr.Cocoa的外型,這次Mystery之行一定會更澎湃心跳。「算了吧……可以當上皇後,其他事項就將就將就……

「又不是永遠與這個小蚌子一起。」Tiara笑起來表情有點古惑。

接著,Tiara研究拿破侖的女人。

「第一個出現的是黛瑟蕊柯里DesireeClary,她是拿破侖的初戀情人,但後來拿破侖移情迎娶約瑟芬JosephineBeauharnais,她下嫁拿破侖之前已結過一次婚,並育有一子一女,丈夫是法國貴族,在革命時期人頭落地。她在一八○四年被封皇後,一八○九年與拿破侖離婚。

「第三個女人是寶蓮娜霍華絲PaulineFoures,她與拿破侖在埃及邂逅年份是一七九八年,那時候拿破侖已娶約瑟芬。這名情婦與拿破侖同居兩年。第四位女性是喬絲小姐MadenoiselleGeorges,她是當代一名艷名遠播的名伶,于一八○三年與拿破侖有過情緣。第五名是彼娜葛拉席尼GiuseppinaGrassini,她是著名女高音。第六名是波蘭貴族瑪麗華萊斯卡MarieWaleska,相遇在一八○七年,並在一八一○年誕下拿破侖的私生子。最後一名女性則是奧地利公主瑪麗露意絲Marie-LouiseofAustria,他們在一八一○年成親,公主為拿破侖誕下皇位繼承人。」

被拿破侖指染過的女性可能不止此數,但這七位就是最著名的。Tiara花了不少心神去決定自己的角色。最初,當她揀選了拿破侖為目標男性之後,自然就把約瑟芬選為最理想角色;只是,當她了解到拿破侖在婚後復雜的情史時,她又覺得當上約瑟芬這人物有很大難度。

「扮演奧地利公主會不會沒那麼吃力?她始終是大英雄的最後一名女人。」

「讓我想清楚……奧地利公主與拿破侖相處的時間只有四年期間,拿破侖長年在國外征戰,兩人的感情其實不夠深,當拿破侖被軟禁之時,奧地利公主根本沒有探訪過他。這樣子的關系,政治成分最重,看上去,要是成為她,將不會得到太滿足的經驗……」

Tiara再仔細研究其他角色,勉強有多些戲分的是波蘭貴族瑪麗畢萊斯卡,然而她與拿破侖的關系斷斷續續又沒機會當上皇後。

Tiara就否定了︰「不能成為皇後實在大叫人沮喪。」

最終,經過深思熟慮,還是決定約瑟芬才是最佳的選擇。

之後,Tiara就廢寢忘聲地鑽研約瑟芬的角色。

「約瑟芬生于一七六三年,比拿破侖年長六歲,父親為法國王室騎兵隊長。當她十六歲的時候嫁給波柯尼子爵,生下一子一女,革命之時丈夫被送往斷頭台,約瑟芬卻得以脫身。

約瑟芬長得高雅迷人,她的五官完美,琥珀色的眼楮神秘又光芒四射,而一雙濃眉是天然的柳月形狀。發色為一種雅致的棕紅色,身形秀巧適中。而最廣為人熟知的是約瑟芬擅長從高貴的外型下散發出夢幻的銷魂,這種女人,確是男人最佳的恩物。」

Tiara發出「呵呵」兩聲,然後就說︰「那麼即是‘暗姣’高貴得來又懂放電。」

她覺得無難度。Tiara一向認為自己魅力非凡,裝出高貴的舉止更是輕易的事。她喃喃自語︰「厲害啊,這個女人!」都不清楚她說約瑟芬還是她自己。

「被稱為巴黎第一美人的約瑟芬周旋在上流社會的名人之中,借此得到優質的生活。拿破侖也略有所聞,然而就是對她一見鐘情。約瑟芬貌美驚人,最重要的是氣質超凡舉止優雅高尚,神韻千嬌百媚。拿破侖被迷倒了,更決意娶她為妻,那時候他二十六歲,她三十三歲,他的事業剛剛到達第一個高峰。

「婚後兩日拿破侖出國征戰,而之後的三年約瑟芬過著與婚前一樣的放蕩生活。她並沒有愛上自己的丈夫,于是她繼續與某些名男有關系。早在一七九九年拿破侖曾想過拋棄這名不忠的妻子,但遭約瑟芬苦苦哀求婚姻得以繼續。

「拿破侖深愛約瑟芬,但在妻子早年的不忠陰影下,他亦開始了一段接一段的婚外情,那時候,他的事業蒸蒸日上。約瑟芬已不再胡亂鬼混了,拿破侖縱然有其他情人,但亦無想過離棄她,她依然是他的最愛。一八○四年拿破侖稱王,他亦欣然與妻子分享榮耀,封她為法國皇後。

「他倆一向感情甚佳,而轉折點是拿破侖遇上波蘭貴族瑪麗華萊斯卡。原本她只是一名情婦,卻因為有了身孕,因而令拿破侖明白,約瑟芬一直以來不育,不是因為自己。貴為‘法國大帝’的拿破侖渴望得到一名兒子承繼他的帝國。他不會迎娶瑪麗華萊斯卡,他的如意算盤是奧地利的年輕公主瑪麗露意絲,把她封為皇後,更有助與奧地利的進一步友好。

「于是,基于不育與政治因素,兼且約瑟芬早年名聲不佳,拿破侖于一八○九年與她離婚。

「失去皇後封餃的約瑟芬生活仍然奢華安逸,拿破侖一向善待他的所有女人,縱然不在一起,卻還是照顧有加。分開生活之後二人偶有見面,約瑟芬對拿破侖的事業仍然著緊,他們的情誼並沒退減。當拿破侖被軟禁在厄爾巴島上時,約瑟芬則在巴黎過身,時為一八一四年。

「約瑟芬與拿破侖的十三年婚姻,亦剛巧與拿破侖的事業高峰期同步。自一八○九年仳離之後,拿破侖的事業開始下滑,故有人認為約瑟芬是拿破侖的幸運符,失去她,就連運氣也消失。」

最後,Tiara讀到這一句︰「一八二一年拿破侖于里赫勒娜小島逝世之時,在最後一口氣前彌留唇邊的說話是︰‘法國、軍隊、約瑟芬……’」

「嗯……很感人呢!」Tiara呼出一口氣。

Tiara細心編寫她的筆記。「要成為約瑟芬首先要擁有她的優點,她的美貌、舉止、對付男人的智慧、人緣好、受愛戴……統統保留。」

然後,Tiara又決定︰「但缺點呢,我要盡量刪滅,我要成為一個更成功的約瑟芬。」

「是的,這次計劃的目的是學習與偉大的男人相處,無理由要犯上那些愚蠢的錯誤。」Tiara點下頭確定這就是重點。

「如何才能使一個偉大的男人深愛我?」Tiara咬著筆桿認真細想︰「不可以不忘,不可以叫男人丟面。」

「對了,我要成為一個無污點的約瑟芬!」Tiara很滿意自己的構想。「我也要每天向我的男人表達我的支持與愛意,我要扶助他成為一個更成功和快樂的男人!」

不期然的,Tiara就沾沾自喜了,越想越興奮。「棒啊!」她自顧自稱贊。

看著那份情婦名單,Tiara皺了皺眉然後說︰「作為一名成功的女人,就要把丈夫的情人一個一個打敗!」

Tiara看上去戰意高漲,她握著今天晚上的第三杯咖啡,臉上有那遇敵殺敵的豪邁表情。

「一定要好好研究那幾名遇著我便無運行的情敵。黛瑟蕊柯里身為初戀情人,後嫁拿破侖敵人,成為瑞典皇後,她的威脅性不大。寶蓮娜霍華絲與拿破侖遠在埃及鬼混,真要想想法子。喬絲小姐與彼娜葛拉席尼這些女藝人,該不難應付。麻煩的是波蘭那名瑪麗華萊斯卡,她是整段婚姻的轉捩點,還有奧地利公主瑪麗露意絲,她是著名歷史人物不能被刪除。」

想到這里,Tiara疲倦起來,思路也不再清晰。于是,她離開書桌,走進浴室,放了一缸加進薰衣草的暖水,她泡在水中央,薰衣草的氣味叫她精神一振,也是在同一時候,腦內靈光一閃。「啊……我知道了!」

立刻披上浴袍,走回書桌前。Tiara寫下這一句︰「我扮演約瑟芬的時期由一七九六年他倆相遇之時開始,至一八○九年仳離的同時結束。那麼拿破侖之後與誰結婚我也不用理會,這樣子,亦沒有搞亂他與波蘭的瑪蘭麗華萊斯卡的緣分,以及與奧地利公主的姻緣。與這個男人一起十三年,一切都足夠吧!好!一經歷離婚我就離開!」

Tiara作出結論︰「十三年的戀愛實習計劃,一定能把我鍛煉為人中之鳳!」

最初,小蟬也只像其他人那樣,知道畢加索是偉大的畫家,而他的作品不是人人看得懂。奇異的交體方塊、五官扭曲的女人臉孔、拼合而粗糙的雕塑作品……哪里看得出美感?不如看一幅印象派的荷花池好了。

是在十八歲的那一年,中五會考放榜之後,小蟬才對畢加索認識起來。那一年的會考成績很平凡,只有英文是B級,中六是讀不上去了,小蟬決定讀商科,兩年之後當秘書吧。事業上她沒什麼大志,而人生呢,更加無任何目標。

那年小蟬剛與男朋友分手,是初戀,拍了半年拖,會考時期在自修室認識的。那個男孩子也同樣的平凡,瘦個子戴眼鏡,讀理科。他也考會考,但成績比小蟬好,他升讀中六。後來他告訴小蟬他的家人反對他考進大學前談戀愛,于是大家分手。小蟬覺得沮喪,被人拋棄總是難受,卻又很快原復了,說真的,那只是一段逛街看戲接吻的關系,愛情未萌芽就結束,記憶全都模糊粗疏。

試過拍拖,也總算了結了一件心事,只是,成長沒隨初戀而來,小蟬仍然是那個害羞、不問世事的女孩子。入讀商科學校才為她帶來重要的轉變,那里的女學生全被學校鼓勵打扮得花枝招展,看上去都比真實年齡成熟,學校相信,外表成熟便帶動心智的成長,這班女孩子要盡快適應商業社會。

小蟬並沒有在這所學校里結交到知心友,但她喜愛這學校,因為那個小小圖書館收藏了很多外國雜志,自小甚有美感觸覺的她酷愛漂亮的照片,于是,每天窩在圖書館中讀雜志就成為她的重點活動。

時裝、電影、明星、財經、藝術……而當中有一本投資雜志的封面是一張人像畫,純藍色的背景前,是一個大眼楮東胡子的英俊男人,畫家把他的頭發與外套繪畫成深藍色,而臉容,是一種悲慟的蒼白,隱隱透出一片暗籃。

畫中人哀傷、倔強、輪廓分明、非常富男子氣慨。小蟬閱讀封面的大字,封面的主題是畢加索作品的拍賣價創新高點。

她查閱內文,然後發現封面那藍色的美男子,原來是畢加索的自畫家,繪畫于一九○一年,屬于「藍色時期」的作品,初從西班牙到巴黎走了一轉的畫家剛滿二十歲。「為什麼他會這樣悲傷?這張臉在沉靜中是那麼淒然。」小蟬在心中生了問號,而不知不覺的,她就愛上了畫中那雙憂郁的眼楮。她找來參考書,繼而她就明白了。當畢加索在巴黎時,與他一同由西班牙離鄉別井的好友為情自殺,這對畢加索來說是個極大的打擊。當時,他的生活並不如意,法文說得差,又找不到真正賞識他的人,巴黎的冬天又是不可思議的冷……悲傷、危機、混亂,使他墮進憂郁中,後來他甚至與好友的女朋友一同居住,是這個女人,直接令最好的朋友舍棄生命……

大畫家那不快樂的年輕歲月感動了小蟬,她多麼希望了解這個男人。她曾經單純地以為,名利雙收的人不會有真正的傷感,原來不是這樣的。沒傷透心的人,畫不出那幽靈一般的藍。

當其他女同學鑽研化妝衣著之時,小蟬就研究她的畢加索。她看到他步入「玫瑰色時期」,畫家正在戀愛中,那漂亮的女人是FernandeOlivier,費爾藍德,他們生活窮困,但愛得狂野奔放,酒館中、咖啡室中、河畔、蒙馬特山上……都有愛情的蹤影。那是一九○五年的夏天。

畢加索開始活得似個真正的男人,他的作品有人收購,亦更能融人巴黎的生活,他與費爾藍德的愛情亦如意,他總為著她出眾的美貌而驕傲。他體驗了一生中的首次愛情經驗。

看到這里,小蟬心生羨慕,成為偉大藝術家的愛人一定是件十分了不起的事,女人已不再只是女人,她成為了畫家的靈感女神,畢加索的玫瑰紅時期,洋溢著愛情的愉悅。嬪紛的雜耍藝人,成為了他主要的描繪對象。

只是,畫家的愛人,都有她們的委屈,費爾藍德後來說︰「畢加索不能有一刻見不到我到最後,我只能留在他身邊……」

她不能與其他男人偷快地交談,她不可以任意展露天生的風韻,從此她只是屬于大畫家的私人擁有物,他甚至會在自己外出的時候故意把費爾藍德反鎖家中。然後,小蟬就開始更了解畢加索,他是一個妒忌心強的男人,兼且對身邊的人與物有強烈的控制欲望。

年輕時期的畢加索常常拍照,二十來歲的他非常英俊,眉宇間充滿著懾人的魅力,雙眼透露看澎湃的欲望和精力。畢加索是一名難以叫女人抗拒的男人。

小蟬盯著照片,她想,就算為這個男人幽閉一生也是一件快樂的事。女人的事業若然是成就一個偉大的藝術家,都不失為幸福。只是當小蟬把畢加索一直研究下去之後,她便發現所有有野心充當靈感女神的女人,最後都只能落泊而回。

從來愛上一個人都要付出代價。而愛上畢加索,付出的就更多、更多。

畢加索那驚世駭俗的作品《亞維儂姑娘》在一九○六年完成。畫中是五名的婦女,她們的臉孔全像戴著面具,而女性的軀體上充滿稜角,看上去令人生畏,極不偷快。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,女人的臉從此有了新的拼合,也是由這時開始,畢加索的畫風就走向所謂的「立體主義」時期。

費爾藍德再迷人再馴服,卻已不能再燃起她與畢加索之間的火焰。畢加索與她分享了很多藝術上的事情,譬如他對非洲原始藝術的崇拜、他為繪畫風格帶來重要突破的意義……然而就是沒再說及愛情。他們在一九一一年正式分手,費爾藍德帶著行李傷心離去,畢加索已經不再愛她了。他曾經瘋狂地想盡辦法獨佔這個女人,到她以為一生都是屬于這個男人的時候,他就連眼尾也不肖再望她了。

小蟬忽然明白了一回事,這個男人的感情可以極澎湃,又可以極無情。他愛著你與不愛你的時候,根本是兩個人。他向女人展現出何謂激情,亦使女人體會到甚麼是寡情薄幸。愛與不愛,是天堂與地獄。當愛情煙消雲散之後,女人會懷疑,這個男人是否真正的愛過自己。愛情,真的存在過嗎?其實,費爾藍德所得到的待遇,相比之後畢加索的其他女人已算是不錯。但又神奇地,當每一個活在巴黎的女人都听聞過他的壞情人行徑後,還是前僕後繼地成為他的身邊人。小蟬凝視畢加索那雙在霸氣之中繾綣著的眼楮,她嘗試去明白和了解。後來,她就有這個結論︰「女人都是為著這個男人的偉大。」為著親近一個偉大的男人,女人乖乖排隊等待犧牲。

小蟬合上書,她問自己,如果有此機會,她會不會也一樣?想了半晌,她就微笑起來,她知道,她也會一樣。

為什麼不?女人的小生命有何意義?如果沒有被這男人感染過,女人的人生甚麼也不是。流過淚流過血又深深痛苦過,然而最低限度,也叫沒白活過。

每個人都盼望著偉大。由一個偉大的男人身上偷來少許,也是光彩的。

看上去愛得卑微,其實是沾沾自喜吧!

那時候小蟬日復一日地學習打字、速記、商業法律、辦公室的運作、打扮、儀態……她知道,縱然再努力也無可能出類拔萃。

外型長得清秀,留有一把貼服的長發,雖從來不令人討厭,但也不叫人驚艷。後來她正式當上秘書,在那種數百人的大機構內,她繼續毫不起眼,平平淡淡。

無知心朋友,也少異性緣,親情亦淡薄,如果不是一心酷愛藝術,真的會以為自己根本無生命。她每天所做的事,任誰也能替代。當地球失去她,有誰會過問一句?

當每一次為著美感而觸動,她也會心生感激。如若不是十八歲那年遇上畢加索那雙復雜的眼楮,她便不會立心學習那麼多東西。被啟發了之後,生命才真正開始。

懷抱著「畢加索是我的偶像」這心情,她每星期都看話劇、電影、藝術展覽、閱讀小說……人際關系冷漠、感情生活寥寥可數,但小蟬活得並不寂寞,心靈豐足到不得了。一想起自己在這方面的高程度,免不了就有種快樂的驕傲。

「我和你是不同的!我比你高級。」這感覺多好。

生活在一種孤獨的激情中。平凡的外表和際遇下,她享受著自己才明白的高尚。

畢加索的事業成就在一九一○年代逐漸走上高峰。在「立體主義」時期中,他以建築學原理創造出嶄新的人體美感,摒棄了傳統的情感表達。當眼楮被塑造為長方形,嘴巴只是一個三角形之時,畫中人的個性就被打壓了下來。同時期的雕塑作品也是如此,使用了大量的拼貼,不同的物質被重新組合,然後再融和拼湊在一起。

畢加索說,這是舊有物品在新世紀中得以重生的形態。而小蟬則這樣想,這個盛年男人,已逐漸把自己當作神。他的藝術世界,都在破壞與重整中徘徊,他渴望的形態,不再是上帝恩賜那模樣,他立心破壞它,然後又超越它。

他粉碎美和藝術的傳統認知,他的偉大在于一種勇敢的全新建立。

還有誰能擁有這種勇氣?他的威猛是無以復加的。

一九一二年,畢加索再次瘋狂戀愛,他愛上了一個名為伊娃的女人。伊娃滿足了他強烈的支配欲,這段情可說稱心。但在一九一四年伊娃病危之時,口中說著深愛她的畢加索,卻與一名叫加比的少婦熱戀。

或許,這是一種獨特的愛情風格,愛一個人,卻又刻意地傷害她。畢加索真心地深愛伊娃,當她在一九一四年逝世時,他悲痛欲絕。然而,他又瞬即與加比同居,每天情話綿綿,信誓旦旦。他向這個女人求婚,未幾卻又拋棄了她。他的目光投向其他迷上他的女人身上,愛火總是奇異地猛烈但又短暫易逝。上一秒他愛得瘋癲,但下一秒他又自然舒暢地把愛人忘掉。

畢加索的第一段婚姻始自一九一七年,對象是俄國貴族兼芭蕾舞演員OlgaKokoova,奧爾佳。在同年畢加索替奧爾佳繪畫了她的肖像,罕有地,畫中女郎的眼耳口鼻整齊端正,姿態也像個凡人。在這時期,畢加索看重規則和紀律的畫風古典化起來。除了是奧爾佳的影響外,亦符合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秩序重整的渴望。畫家欣然邁向另一個風格上的突破。

畢加索對奧爾佳可謂盡力忠心,始終與貴族結連令他的地位又再提升了,三十三歲的他非常善待這個二十五歲的妻子。奧爾佳酷愛上流社會的派對,畢加索也盡量參與,他每天努力工作,但亦克盡當丈夫的責任。

起初這的確是一段成功的婚姻,畢加索遷就妻子,少與他的波希米亞友人來往,然而上流社會的生活沉悶得可以。在夫妻間的協調下,表面上合作的丈夫,在心底里卻逐漸萌生怨恨,奧爾佳喜愛帶同丈夫與兒子在沙灘度假,那些在私人沙灘上嬉戲的非富則貴女士,在畢加索筆下全變作海狗海參一樣笨拙,又或像大石一樣無趣、頑固。畢加索對所過的生活,作出無聲的抗議。

在二十年代中畢加索的畫風傾向現實主義,而他與奧爾佳的婚姻亦趨向崩潰邊緣,兩性之間的戰爭成為了這期間其中一項繪畫的中心思想,女性在地的畫筆下,臉孔變形、形態可憎,猶如惡魔一樣。

在一九二五年的作品《接吻》中,女人的形態支離破碎,而畢加索說︰「每當我愛上一個女人,所有事物都被瓦解、撕碎。」愛情並沒叫他感覺甜蜜,反而制造出不受操控的狂暴與毀滅。一幅又一幅變形的女人肖像排山倒海地被炮制出來,她們的眼、耳、口、鼻、牙齒、舌頭……出現在不該出現的位置。在一九三○年那幅《坐著泳者》中,女人的頭部完全不似人形,她的嘴是齒形的,而頭形則像是螳螂在交配。女人的舌頭不斷地被繪畫成如利刀一樣,漂亮的嘴巴則像捕獸器。一九三○年的《耶穌受難圖》中,那名在十字架上受難的耶穌似乎正是畢加索本人,旁邊那些原應憐憫耶穌的女性,全露出吵鬧、凶殘、恐怖的容貌,張得大大的口中,牙齒尖而疏,分明是朵食人花。

小蟬看得哈哈大笑。奧爾佳再令畢加索不滿,都是一些皮毛小事,她可算是忠心的妻子與好母親;婚姻走下坡,大部分是因為生活未能協調。別的丈夫或許會作出挽救,但畢加索選擇了怨恨、嘲諷、破壞、不忠。這個世界上的女人只可以無止境地令他充滿樂趣,偶然令他不滿意,頃刻他就殘暴起來。奧爾佳究竟做錯了什麼?她竟然令畢加索把對女人的觀感轉化為惡魔一樣的怪物。他痛恨女人、痛恨他的妻子,于是他在畫布上殺死她們。

畢加索夸張式的仇恨令奧爾佳更無法表現出女人的魅力與愛情,況且畢加索似乎已不準備給她機會去挽救。無疑,奧爾佳是一名情緒不穩、難相處的女人,但罪不至死。當初,畢加索曾為娶得到她而自豪,到了今時今日,妻子就形同垃圾。

一直不忠的是畢加索,他才是婚姻的真正破壞者。早在一九二九年,他在百貨公司的門外邂逅了美麗年輕的Mari-ThereseWalter,瑪莉特麗莎。那一年她十七歲,而他已四十八歲了,瑪莉特麗莎長得豐腴健美,金發藍眼楮,純真而簡單,是畢加索主動引誘她的。他們維持著情人的關系,直至一九三五年,瑪莉特麗莎懷孕了!畢加索就名正言順離開奧爾佳。奧爾佳精神崩潰,她能忍受丈夫有外遇,但不能忍受被拋棄。自此奧爾佳就瘋瘋癲癲,下半生都無法正常起來。她只懂得尖叫,跟蹤畢加索的所有情人,而說話時像一張斷線的唱片斷續而重復、期期艾艾。她在以後的日子都忙著向畢加索的每一名情人表明她是妻子的身份,畢加索則常在她面前和背後嘲諷她。妻子發瘋了,他卻不認為自己有任何責任。

瑪莉特麗莎的個性文靜簡單,她常常閱讀和睡覺,而畢加索最愛把她繪畫得圓潤豐滿,畫布中的女士充滿撩人的弧形曲線,所用的色調部柔和明媚而愉快。

瑪莉特麗莎給予畢加索靈感創造一種獨特的畫風,《鏡前的女孩》、《鏡子》、《躺臥的果女》中,都洋溢著愉快和滿足,畢加索把他的情人描繪得像一籃放置在陽光下的水果一樣,誘惑、豐足、滋潤、甜美、富生命力。

畢加索就是如此愛戀著瑪莉特麗莎。

當小蟬看到這批以瑪莉特麗莎為靈感的畫作時,她還以為這種滿足的愛情能令畢加索在狂暴的男女關系中停留。奧爾佳是怪獸一般的女性代表,瑪莉特麗莎是美麗豐足的女性典型,換走怪獸得來世上最甜美的女郎,大畫家該得到最滿足的愛情吧!但不久之後,小蟬與當年其他人一樣,都為畢加索的舉動而驚訝。他很快又愛上另一個女人,那是多才的DoraMaar,朵拉。

畢加索與朵拉在一九三五年相識,那一年瑪莉特麗莎剛誕下畢加索的女兒Maya。他們在一所咖啡室內邂逅,二十八歲的朵拉長得高傲美艷,輪廓分明,長發烏黑,說得一口高雅的西班牙文的她,在當時己是一名享負盛名的攝影師。五十四歲的畢加索立刻被迷住了,他看上了她,而自此,人間就多了一宗悲劇。

電腦版

茶香言情網版權所有